News Center
EN

“海”军突袭,呼吸道病原菌检测黑马杀出重围!
2023-08-21

新冠疫情似乎已离我们远去,但病毒从未消失。近日,#新冠三阳的人开始陆续出现#登上热搜。同时,新冠病毒变异株EG.5感染病例在全球多地呈上升趋势,世界卫生组织(WHO)上周将其列为“需要留意的变异株”。

然而,相较于感染症状变轻的新冠肺炎,新冠肺炎合并细菌感染更需要人们注意。


2019年12月29日-2020年01月31日武汉金银潭医院和武汉肺科医院共纳入191例新冠感染患者回顾性研究,研究发现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是新冠感染者常见合并继发感染的病原体。令人关注的是,新冠感染合并继发感染死亡率较高,28例有合并继发感染,其中27例死亡[1]。



并且在未明确病原的情况下,易出现抗生素滥用的情况。一项调查研究[2]对552家医院的1099例实验室确诊新冠感染者的处方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有58%使用了抗生素。另外在其它报道中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也显示,抗生素处方率较高,但具体感染原因大多不确定。尽管抗菌药物处方率较高,但其使用仍旧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对没有确定细菌或真菌感染的患者应用抗菌药物;

(2)没有尽早查明感染病原,并根据病原种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3)缺乏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指征。

针对呼吸道病原菌感染的高致死率和抗生素滥用的情况,呼吸道病原菌检测具有重大意义。



一、下呼吸道病原菌流行病学

1. 死亡率高

几十年来,下呼吸道感染一直是全球10大死亡主要原因之一,也是5岁以下儿童的首要死亡原因[3]。



2. 普遍易感

细菌在人群中普遍易感容易引发急性呼吸道感染,严重时会发展成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2009年至2019年中国疾控中心监控中国所有年龄段人群2009-2019年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学和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显示:

(1)在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9种细菌中,排前五的依次为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流血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

(2)不同年龄组的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谱:

● 在引起儿童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9种病原体中,肺炎链球菌的占比最高,流血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次之。

● 在成人和老年人群体中,肺炎链球菌也是引起的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占比最高的病原体。



免疫力低下患者更需要监控细菌感染,如慢阻肺急性加重,糖尿病,慢性肾病等患者更易感染细菌,且易引发并发症。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一项研究回顾性研究4137位住院CAP患者,2966位伴有脓毒症,1572位伴有严重脓毒症;在符合指南、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前提下,早期(<8h)较延迟(>8h)治疗的伴脓毒症CAP患者院内病死率和30天病死率低,住院时间更短。



二、常见的呼吸道病原菌诊断方法



三、使用多重核酸检测呼吸道病原菌的四大获益

1. 早期诊断,精准治疗

· 简便快速,弥补血常规和痰培养的不足

· 明确病原,检测耐甲氧西林耐药性,精准用药,合理使用抗生素

2. 疾病预期,多重识别

· 明确疾病预期管理,有利于医患沟通

· 细菌的多重感染快速精准识别,加强重症预警

3. 排除感染,降低风险

· 排除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风险

· 减少肺部感染,降低死亡率,缩短抗生素使用及住院时间,提高病床周转率

4. 全面筛查,院感无忧

· 院内分区管理,减少院内交叉感染

· 符合2023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提高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覆盖率和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核酸检测百分比



四、“海”心智造 旗舰多重

呼吸道病原菌多重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毛细管电泳法)【仅用于科研,不用于临床诊断】

覆盖包括肺炎链球菌,流血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在内的13种常见呼吸道病原菌,助力临床科研,院内感控和病原体溯源!



海尔施基因研发生产的呼吸道病原菌多重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毛细管电泳法)【科研试剂】采用基于一代测序平台的毛细管电泳片段分析法,对13种常见呼吸道病原菌进行检测。


产品优势特点

1. 广谱 

覆盖80%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高阳性率病原菌;

2. 精准 

荧光PCR-毛细管电泳法,独特单管多重技术,双重质控与UDG酶防污染体系确保更高准确性;

3. 快捷 

2.5小时内检出结果,保证更高时效性。



五、参考文献及资料

[1] Zhou F, Yu T, Du R, et al. Clinical course and risk factors for mortality of adult inpatients with COVID‐19 in Wuhan,China: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J]. Lancet, 2020, 395:1054‐1062

[2] Guan W et al. Clinical characteristic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in China

[3]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2019) Global Health Estimates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Geneva.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the-top-10-causes-of-death


返回列表
返回列表